在救灾实践中凝聚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威胁,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灾害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一步前进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面对这样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抗争中创造了抗灾救灾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16年7月28日,他在河北唐山调研考察时强调,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建立了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的新型灾害治理模式,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些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回顾历史,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对于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刻的科学认识,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完备的灾害治理制度,应急救灾和综合减灾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持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我国的救灾工作从奠基立业、建章立制,到逐步调整、创新发展,人民群众立足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工作重心,攻坚克难,创造了应对自然灾害的救灾壮举。党始终秉奉人民至上的救灾理念,把救灾工作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推进灾害治理制度建设,优化整合救灾资源,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努力实现救灾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与高效性,为持续推进国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在这些历史经验当中,重视凝聚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充分发挥救灾在精神层面的特殊功能,是特别值得深入思考总结的一个方面。政治认同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重要的凝聚力量,是一个政治组织、一个执政党拥有充沛活力的重要前提之一。政治认同的良性发展能够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凝聚社会成员的力量,从而有助于解决重大问题、化解重大危机,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尽管自然灾害是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现象,但是灾害与政治并非两个完全割裂的领域,两者存在着互动互嵌的内在联系。自然灾害突如其来,客观上造就政治认同的特殊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各种灾害与安全风险,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迸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积极投身救灾的实践当中。在救灾过程中,党坚持人民至上,坚守初心使命,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的大国救灾模式,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伟力,显示出党的为民情怀与责任担当。基于一次次的救灾实践,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领导灾害治理工作的决心与魄力,认识到党的领导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救灾过程中,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从思想情感上自觉认同和归属党的领导。
70年来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过程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权益的忠实“守护者”,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可靠“领路人”。灾害来临之际,党的领导是救灾的根本政治保证。在救灾过程中,党不断地感召、汇聚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最终形成了抗击灾害的磅礴精神力量,这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救灾彰显初心,救灾汇聚民心。凝聚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既是抗击自然灾害在精神层面的神圣宗旨和基本功能,也是长期救灾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根据对我国面临自然灾害形势的分析研判,当前我国总体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与此同时,制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较为突出,灾害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资源力量较为分散,管理机构不尽健全。加强自然灾害治理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改革开放的稳定大局,是对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应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探寻并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在救灾中汇聚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为当代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提供历史启迪与实践智慧。天灾虽无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在救灾中不断汇聚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和情感支持,中华民族一定可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