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分类:行业新闻 |点击: |作者:佚名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的内涵既包括物质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的富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应该是充满生机、优美和谐的自然村庄,同时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文化殿堂”。

  乡村振兴既要经济前行,又要保持文化传承。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的创新传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乡土文化包括四种类型:农耕农业文化——蕴含丰富的农业生产、天文、气象等文化知识;节日节庆文化——传统节日中庆祝丰收、团圆以及祈福等文化活动;手工手艺文化——建筑雕刻、物件制作、食品加工等技术技艺;孝亲敬老文化——生老寿辰、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守住乡土文化的魂,扎深乡村的根,是对乡土文化历史地位和意义的准确定位,是对乡村振兴的科学研判和把握,有利于乡村振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

  发掘农耕文化的哲学内涵,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从哲学高度看,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伴随着现代种植进入时间短、人手少、见效快的机器大生产时代,传统的农耕农业生产方式被机械化农业生产所取代,因此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关于劳动的哲学内涵。目前各地已经开创插秧、掰玉米、割水稻等系列体验活动,目的就在于体验劳动过程中的欢乐、艰辛、收获等,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过程跨度大,因此可以在城市郊区开辟城市田园,让群众利用节假日到郊区体验亲自劳作、亲自收获的过程,增强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认知。

  弘扬节日节庆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乡而不俗,土而不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节庆的活动比较多,如春节、中秋、清明等等;还有很多集体活动,如庙会、集会等。传统节日和活动一般都有其特定的主体和主题,例如:以家庭为单位,以团圆、祭祀、丰收等为主题……但往往因此,这些活动的参与具有圈子化、家庭化等局限性。应注重把一些传统节日上升到为区域性的、周期性的活动,扩大范围,提升影响。各地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传统节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如利用本地城隍庙会、集会等活动为契机,激活乡土文化,搞活本地经济;也可以充分利用全国性节日——农民丰收节,助推乡土文化创造和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和提速。

  弘扬手工手艺文化,拓宽传统文化的广度。中国有句俗语是“艺养身”,今天看来是“艺养村”。小手艺可以做成大产业,小物件可以做成大品牌;只要认真挖掘和精心培育,传统的技术技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可以重现生机,成为农业主产业之外的得力补充。小吃背后是大产业、大民生。如北京“庆丰包子”、陕西“肉夹馍”、广西“螺蛳粉”等,这些民间小吃都是经过不断积累、慢慢推广然后做成大产业,做成大民生。此外,也要注重支持传统技术技艺开班收徒,保持独门绝技后继有人;支持传统技术技艺走向市场,创收增收;资助传统技术技艺促成产业,做大做强,发扬光大。

  弘扬孝亲敬老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纯度。“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中国孝亲敬老的传统源远流长。围绕孝亲敬老文化做文章,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乡村振兴不跑偏、不走样,端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乡风文明的品质;另一方面孝亲敬老也是大产业,有大文章可做。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养老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农村养老。例如:乡村敬老院有助于解决广大农村老龄人口养老难题,乡村康养院可以为城市离退休人群提供休闲、娱乐、疗养、健身的好去处等,有利于进一步将现代乡村打造为人人宜居、人人乐居的地方。

  没有乡村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展品”;没有乡村振兴,乡土文化就是“藏品”。保护好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让乡村振兴带有乡土气息;传承好乡土文化,让乡村振兴仍有乡土的模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作者单位: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