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继承、借鉴、创新有机整合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英文化,其内容体系汇集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可以说,学校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同时,它又在不断地发展,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为己所用;依靠文化主体不断地创生新的文化,使本体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学校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历史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创生新的文化,并使之有机整合的发展史。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取精华去糟粕,继承历史文化遗产
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知识、技能都是不可遗传的,而只能通过教育的传递才能延续下去。因此,传递人类积累的认识和实践成果、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审美情趣、人格伦理等就成了学校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人类积累的经验、技能、知识财富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浩如烟海,学校文化不可能全部照搬过来进行传递,何况其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今天形势的要求,有些内容甚至是阻碍今天社会发展的。所以,对历史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集粹弃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学校文化传承的必须是从人类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是能为人们今天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挥作用的文化,它们能适用于广大的空间、较长的时段和众多的对象,是学习者今后生存发展和从事任何职业都用得着的文化,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的特点。对那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文化,特别是对今天人们的生存发展、对社会发展起阻滞、消极作用的文化,必须坚决扬弃和淘汰。
2.借鉴和改造外来文化,发展学校本体文化
不同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引进、相互吸收、融合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这是文化本体运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古代社会中;在信息交流、交通运输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也都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和借鉴。比如,“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形式。今天,通讯和交通条件都现代化了,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校园文化建设专家余建祥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借助现代化条件,加大借鉴外来文化的力度,为发展新时代面向世界的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1)利用课程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生新的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没有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就失去了工具和依托.课程的天生功能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对象来选择各种文化成果供学生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成果是课程文化必然要吸纳的,所以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利用好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这种工具和载体,把外校的、外国的、外民族的文化成果中优秀的东西选择到本校的课程文化中来,发展本体文化。
(2)利用网络文化来挑选外来文化的最新成果
网络文化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样式,由于它具有传播迅速、多元文化杂陈、个性化表达突出、搜索下载方便等特点,因而成为当代人们喜爱的文化快餐。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利用好这一重要工具,引导师生从网上筛选当代文化的最新成果,用以为学校本体文化增添新鲜血液。
(3)利用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外国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文化交流、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微观化,最基层的学校都可以与国外的学校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因此,学校可以直接从外国同行那里了解到当今世界学校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经验,学习其文化建设的经验,用以改进本体文化的建设。
3.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不断创生新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不断发展,是由各个主体不断创生新的文化元素来推动的。也正是这种创新,才使学校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设法调动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校文化的不断创新。著名校园文化建设专家余建祥认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校园文化只是校长和学校领导在努力创新和完善,就必然导致校园文化的单薄。
(1)以校长为首的校长文化应以创新为宗旨,带动学校文化的创新
以校长为核心的校级领导班子首先要具有创新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视野要紧跟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最新发展,以保证自己的思维起点站在世界最新发展的高度上。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文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具有时代性、创新性。 其次就是要带头创新,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策划、创新的行动,用以带动全校文化的创新。
(2)促进教师文化的创新是关键环节
教师文化是承上启下的,它要把学校文化的意旨经过自己的加工创造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教书育人的文化精神启迪和影响学生文化的形成,还要从学生文化的质疑和挑战中反思自己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得失,从而对学校育人文化和教师文化进行改造和修正。所以,学校文化要创新,抓住教师文化的创新则是关键环节。
教师文化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创新。教师是不是树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这是关系到教师文化创新成败的核心问题。很难设想,至今还抱着应试教育人才观的教师会去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师文化的创新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要在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每一堂课的授课等微观环节都表现出创新品质来。比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会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走向“导”,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互动”,从“教师满堂灌”到“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从“课堂教学”到“课内外结合教学”等一系列的转变,这就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3)开启学生文化的创新潜能是促进学生文化发展的方向
学生能不能创新!实际上学生因年轻“气盛”,没有多少成规旧习的束缚,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和挑战权威的精神就是创新的动力。只是我们过去的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突出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所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下大力去开启学生文化的创新潜能,促使学生文化向创新型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