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体常识
(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及时报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1.标题:标题分为主题、引题、副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位于主题之前的辅助性标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副题也称子题,位于主题之后的辅助性标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点名意义,指出结果等。
例如:此风不可长(引题)
南京出现万元宴席(主题)
消费者为外商国人不可攀比(副题)
2.导语:一般新闻的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
3.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4.背景:主要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5.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四)新闻消息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等特点。
(五)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是新闻写作的规范化语言。新闻语言区别于文学、评论等语言,更与政治、法律、经济等专业语言不同,是有其鲜明个性的一种语言。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简洁、准确、通俗。简洁,即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以适应新闻报道篇幅短小、时效性强的特点。准确,即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程度、分寸上把握得当,不夸大,亦不缩小。通俗,即明白如话,使“从大学校长到文化程度很低、智力有限的一切读者都容易理解”(美国著名记者道格拉斯·伍德·米勒语)。
(六)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由于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因而只有选择好角度,才能够迅速、顺利地入手,准确鲜明地表现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角度的选取在于追求新闻价值。选好新闻角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尽可能使某件事实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影响。选择新闻角度一般从以下几点入手:
1.接触事实的角度。2.观察事实的角度。3.分析事实的角度。4.截选事实的角度。
角度的选择,首先取决于事实本身的特点,同时也与记者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意图有关。选择新闻角度要处理好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不能因追求新闻价值而造成失实。
新闻角度的分类:
①选题角度,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例如,受众定位角度(接近性原则);媒介定位角度。
②取材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
③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方式不一样。
例如,以小见大;以旧见新;虚中觅实;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全局高度。